威马汽车宣布重启生产计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揭晓

9月6日,威马汽车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消息,宣布将在本月重启生产,并制定了未来五年的经营发展规划。此次重启由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飞”)作为重整投资人推动,标志着威马汽车在经历一系列财务困境后,正努力重回市场。
据《致供应商白皮书》显示,今年4月3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批准了威马四公司的重整计划,其中包括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其他三家关联公司。重整计划详细列出了资产范围及债务清偿安排,翔飞作为唯一报名的战略投资者,已经接管了威马四公司。
重整计划与政府支持
翔飞在白皮书中表示,正在全力推动威马EX5和E5车型在温州基地的快速量产。初期计划投资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此次复产得到了上海市和温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新威马制定了2025至2030年的三步走发展规划。在复兴阶段(2025-2026年),计划于2025年9月复产EX5/E5车型,确保年产销1万台,争取实现2万辆的目标,预计收入10至20亿元。同时,将在泰国设立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2026年,威马计划量产10万台,预计收入近百亿元,出口占比将达到30%。
未来发展与IPO筹备
在发展阶段(2027-2028年),威马计划年销量达到25至40万台,并将高阶辅助驾驶车型投入量产。公司将通过AI技术赋能研发、生产和营销全链条,并启动IPO筹备工作。
跨越阶段(2029-2030年),威马的目标是年产量达到100万台,营收1200亿,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成为行业新标杆。新威马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推出超过10款新产品,涵盖纯电动和增程式技术路线,并将通过以旧换新业务奖励老客户的忠诚度。
复产进展与市场反响
据蓝鲸新闻报道,威马温州基地已开始复产,部分车辆已下线并开始销售。后续将有新的销售门店开放,并计划召开新闻发布会。目前工厂已有400多名员工,包括工人、班组长和车间主任等,正在按照正常体系进行生产。
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成立于2015年,曾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代表,累计募资超410亿元人民币。然而,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威马面临降薪裁员和债务问题。2023年10月,威马申请破产审查,开启破产重整程序。
审计报告显示,威马科技集团经审计后账面资产总额为39.88亿元,负债高达203.67亿元。
此次重启生产和未来规划的公布,是否能帮助威马重回巅峰,仍需时间验证。未来,威马能否顺利实现IPO并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