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警員開道救援 2歲女童熱痙攣獲及時送醫

記者吳泊萱/台中報導 台中市一名2歲吳姓女童於8月30日晚間突發熱痙攣,因正值下班交通尖峰時刻,吳父擔心延誤就醫,遂帶著女兒直奔派出所求助。員警見狀立刻開巡邏車鳴笛開道,讓父女倆火速抵達醫院急診室,女童經治療後無大礙。這場緊急救援行動不僅讓一家人感激不已,也展現了警方在危急時刻的迅速反應與協助能力。
當晚6時30分許,台中市警第二分局永興派出所接獲這項緊急任務。36歲的吳姓男子駕車衝入派出所求救,因2歲女兒在家中突然口吐白沫,情況危急。吳父情急之下衝進所內大喊「開道!開道!」,希望警方協助護送孩子就醫。
警方迅速反應 開道護送就醫
警員劉昊了解情況後,立即開巡邏車鳴笛開警報器,沿途為父女二人開道,迅速協助他們趕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室。抵達醫院後,緊張的吳父仍不斷喘氣,經劉員引導深呼吸後,稍微化解焦急情緒。
吳父表示,女童因突發熱痙攣口吐白沫,擔心下班時間會塞車延誤就醫,幸好經過派出所時獲得即時協助,讓孩子能及時送醫,對員警的熱心相助表達萬分感謝,並對自己情急下的慌亂態度表達歉意。
警察助人精神 深獲民眾信賴
第二分局分局長鍾承志指出,警察不僅守護治安,更是民眾在危急時刻的依靠。「民眾若遇突發狀況,請立即就近尋求警方協助,讓我們共同守護生命安全。」此次員警及時協助開道,展現「警察助人」的精神,讓民眾深切感受到警方的用心與服務熱忱。
專家觀點與未來展望
專家指出,熱痙攣在幼童中並不罕見,通常由高燒引發,家長應學會基本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孩子側臥、避免窒息等。此外,對於警察在緊急情況下的迅速反應,社會學者認為這不僅提升了公共安全感,也增進了警民關係。
這次事件也引發社會對於交通尖峰時刻應急處理的關注。專家建議,應加強公共教育,提高民眾在緊急情況下的應變能力,同時也應考慮在交通繁忙時段提供更完善的緊急通道。
未來,如何在保障交通順暢的同時,提升緊急救援效率,將成為台中市乃至全台各地交通管理的重要課題。這場救援行動不僅僅是一次成功的警民合作,更是對公共安全體系的一次重要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