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货币政策与人民币国际化成焦点

记者辛圆报道。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央行于当天召开了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会议部署了下半年七项重点工作,包括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
会议首先强调,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央行还强调要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的执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提升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货币政策的未来方向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在其研报中表示,下半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路径可能包括进一步降息降准。他预计下半年可能会有1至2次降息,总计调降政策利率20-30个基点,并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50个基点的降准也有望落地。
与此同时,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界面新闻表示,未来阶段,“适度宽松”和“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的基调仍未改变。他指出,央行可能会根据贸易摩擦下的出口压力、消费补贴边际效应以及房地产市场支撑等情况,实施降准降息。此外,央行将根据形势使用质押式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MLF(中期借贷便利)等流动性投放工具,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服务实体经济与金融风险防范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央行表示,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利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快速增长,加大对“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力度。
6月23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也指出,要有效落实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消费提振,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
谈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央行在工作会议上提到,要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债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地区和机构风险处置,并进一步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宏观审慎管理。
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市场改革
央行还提到,将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和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管理政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推动形成稳定的、期限齐全的流动性供给渠道。
在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方面,央行提到,将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使用,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制度框架,加快推进票据法、公司债券管理条例等制定修订工作,深化贸易外汇业务管理改革,积极推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
深化国际金融合作
央行提出,深化国际金融合作,深入推进多双边国际货币金融合作,深度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积极推进全球宏观政策协调,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持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完善国际金融组织治理结构。
此外,央行还计划持续提升金融管理和服务水平,统筹推进重点立法修法项目,规范高效推进行政执法,纵深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统计,并研究编制中国人民银行“十五五”改革发展规划。央行还将抓好数字央行建设重点任务落实,建设安全高效的跨境支付体系,有序推进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