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韦布望远镜首次揭示蝴蝶星云中央恒星

据科技媒体NoteBookCheck报道,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首次穿透尘埃,成功拍摄到距离地球约3400光年的行星状星云——蝴蝶星云(NGC 6302 / Caldwell 69)的中央恒星。这一发现于8月29日发布,标志着天文学研究的重要进展。
蝴蝶星云位于天蝎座,以其形似蝴蝶翅膀的双极气体结构闻名。自1826年被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以来,该星云的中央恒星一直被厚重的尘埃带遮蔽,无法直接观测。此次,韦布望远镜使用中红外仪器MIRI,在积分视场单元(Integral Field Unit)模式下,首次穿透尘埃带,获取了不同波长下的精细影像,确定了中央恒星的位置与性质。
恒星温度创纪录
观测结果显示,这颗恒星的温度高达22万开尔文(约21.97万摄氏度),是银河系已知行星状星云中温度最高的恒星之一。这一极端温度为研究恒星晚期演化提供了珍贵样本,同时也印证了其剧烈的物质喷发历史。
“这颗恒星的温度高达22万开尔文,是银河系已知行星状星云中温度最高的恒星之一。”
尘带成分与喷流现象
韦布望远镜还解析了遮挡恒星的尘带成分,发现其中含有晶体硅酸盐(如石英)以及直径约一百万分之一米的大颗粒尘埃。这些信息有助于揭示恒星风与尘埃形成的物理过程。
更令人关注的是,观测发现尘带外存在由中央恒星喷射的铁与镍组成的双向喷流。此外,还探测到多环芳烃(PAHs)分子辐射信号。在富氧的行星状星云中发现PAHs十分罕见,这将有助科学家深入理解复杂有机分子的形成机制及其在宇宙化学中的作用。
历史背景与未来研究
自赫歇尔首次发现蝴蝶星云以来,天文学家一直对其结构和成分充满好奇。韦布望远镜的最新发现为研究恒星演化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未来,科学家计划利用韦布望远镜继续深入研究这些现象,以期揭示更多关于恒星演化和星云形成的奥秘。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也为天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随着技术的进步,韦布望远镜的能力将不断提升,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更为清晰的视野。科学家们期待着未来更多的突破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