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餵再度道歉:奶粉爭議持續發酵

母嬰品牌媽媽餵(Mamaway)近日因一支影片引發爭議,影片中宣稱嬰兒配方奶粉含糖量過高,隨即遭到醫師和營養師的批評,甚至連食藥署也出面駁斥。儘管媽媽餵已經兩度發表聲明道歉,但在最新的聲明中,一句「大眾將配方奶與成長奶粉混為一談」的話語再次引發網友不滿。
這段短影音在社群平台上引起了廣泛討論,媽媽餵於昨日(29日)下午在其官方臉書第三次發布聲明,強調影片中所指的「成長奶粉」並非「配方奶」,而是因用詞不夠精確,導致大眾誤解。聲明中表示:「我們深刻感同深受家長育兒難題,並承諾未來建立更嚴謹的專業知識審查機制專區。我們尊重媽媽們不同的選擇,也持續給予哺乳實際支持,願每位媽媽育兒順利。」
爭議的根源與背景
這場風波的起因在於媽媽餵在影片中點名其他兩家品牌的奶粉含糖量過高,這一指控引發了醫學界和營養學界的反彈。專家指出,這樣的說法缺乏科學依據,並可能誤導消費者。食藥署也表示,市售的嬰兒配方奶粉都經過嚴格的檢驗,符合國際標準。
媽媽餵的聲明中提到的「成長奶粉」與「配方奶」的區分,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確實容易混淆。成長奶粉通常是針對一歲以上的幼兒,而配方奶則是為嬰幼兒設計的替代母乳的產品。這種混淆可能導致家長在選擇產品時產生誤解。
網友反應與社會輿論
媽媽餵的最新聲明並未平息網友的不滿,反而因一句「大眾將配方奶與成長奶粉混為一談」而引發更多批評。有網友在社群平台上表示:「我幫它翻譯翻譯:『我就說奶粉,是你們自己混淆的,不是我的問題唷』」,還有人指出:「大眾?所以是怪我們誤會影片的意思」。
這些反應顯示出消費者對於企業責任和誠意的高度關注。許多人認為,媽媽餵的道歉不夠誠懇,甚至有意推卸責任,這也加劇了公眾的不滿情緒。
未來的挑戰與企業責任
面對這場公關危機,媽媽餵需要在未來的聲明和行動中展現更大的誠意和透明度。專家建議,企業在發布涉及健康和安全的信息時,應該更加謹慎,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企業的聲譽建立在消費者的信任之上,而這種信任需要通過持續的誠信和透明的溝通來維持。媽媽餵未來如何處理這一事件,將成為其品牌形象的重要考驗。
隨著社會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這一事件也提醒其他企業在市場營銷中需要更加謹慎,避免因信息不當而引發的公眾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