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8 月, 2025

陳亭妃呼籲台南治水策略全面盤點與預算到位

unnamed-file-1151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民進黨台南市立委陳亭妃今(28)日表示,丹娜絲颱風和豪雨重創台南,災後預算目前正在立法院審議中,現在正是全面盤點治水問題與策略的最佳時機。

陳亭妃強調,台南治水問題策略需要一次盤點,並確保治水預算一次到位。她在臉書上發文指出,丹娜絲颱風和豪雨已經對台南造成嚴重影響,這是重新檢視和制定治水策略的關鍵時刻。

台南治水策略的關鍵突破

陳亭妃回憶起802水災,她多次巡視大台南所有淹水地區,並與水利署、水利局、區公所、議員、里長共同找出關鍵突破點。她具體列舉了幾個重點地區的治水策略:

  • 六塊寮:
    • 上游分流規劃
    • 新順橋改建
    • 北安路三段745巷側溝改建
    • 重劃區滯洪池加大
    • 新設下游抽水站
  • 安南區總頭寮、新寮、十三佃:
    • 檢測所有箱涵、排水溝納入安中抽水站的排抽範圍
    • 增加抽水站量能從4座至6座
  • 安南區頂安里、安慶里:
    • 安中路一段箱涵即將動工
    • 大愛、頂好公園逕流滯洪池水利署審議中
  • 市區:
    • 地下管線設置完成,在排水高低差合適處設計潜盾壓力箱涵

治水預算的挑戰與機遇

陳亭妃指出,台南人的心願是不要再淹水,她承諾會要求行政單位立刻動起來,完成這項重要的使命。這一呼籲得到了許多地方官員和居民的支持,他們認為這是解決台南長期淹水問題的關鍵。

然而,預算的到位仍然是個挑戰。根據立法院的資料顯示,治水預算的審議過程可能會受到多方因素影響,包括政治考量和資金分配的優先次序。

「治水是台南市民長期以來的期盼,我們必須確保預算能夠迅速到位,並有效運用。」——陳亭妃

歷史背景與未來展望

台南的治水問題由來已久,歷史上多次因颱風和豪雨造成嚴重淹水。過去的治水工程雖然有所改善,但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現有的基礎設施顯然不足。

專家指出,未來的治水策略應該更加注重科技創新和綠色基礎設施的結合。例如,利用智慧水管理系統和生態滯洪池,不僅可以提高防洪能力,還能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預算審議的推進,陳亭妃和其他地方領導人將持續推動治水策略的實施。他們希望能夠在立法院獲得更多支持,以確保台南不再受淹水之苦。

推荐阅读  台灣上空風暴雙影:低壓系統助颱風丹娜絲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