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8 月, 2025

游錫堃揭露台中火力發電廠選址歷史:36年前的抉擇

36-1-3

前立法院長游錫堃近日在個人社群媒體上分享退休生活時,意外引發網友熱議。一位網友留言諷刺他「怎麼不去台中火力發電廠幫台中人多吸一點空氣」,游錫堃隨即貼出36年前的報紙,揭示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當年火力發電廠原計劃建在宜蘭蘇澳,但因宜蘭縣政府的反對,最終選址在台中。

25日,游錫堃在臉書上分享了一張他騎U-bike經過立法院的照片,並感慨道:「想念很多的老同事!但是,我不應該進去看他們,怕有時可能會害了他們。」然而,這條看似平和的貼文卻引來網友激烈的反應,要求他到台中火力發電廠「吸空氣」。

歷史回顧:宜蘭與台中的抉擇

面對網友的批評,游錫堃貼出1988年12月20日的報紙,報導標題為「東南亞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來了!蘇澳火電廠對宜蘭的影響」。他解釋道:「當時宜蘭縣政府強烈反對火力發電廠建在蘇澳,而台中縣政府則表示支持,最終才將發電廠建在台中。」

這一段歷史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討論。有網友留言稱:「不要隨便嘴一個活得比你久的歷史課本。」另有網友表示:「歷史總是不斷重演,支持核能蓋在同意較多的縣市。」

專家觀點:環境與經濟的權衡

環保專家指出,當年宜蘭縣政府的反對主要基於環境保護的考量。宜蘭地區以其優美的自然環境聞名,居民擔心火力發電廠的建設會對當地生態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相較之下,台中當時正處於經濟快速發展期,對基礎設施的需求更為迫切。

「當時的決策反映了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權衡。這樣的選擇在今天依然具有借鑒意義。」——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教授李明德

未來展望:政策與民意的互動

這段歷史的重現也引發了對當前能源政策的反思。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台灣的能源政策面臨著轉型的壓力。專家建議,未來的能源規劃應更多考慮民意,並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協調。

游錫堃的這次回應不僅揭示了過去的歷史,也引發了對當前政策的深思。隨著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加強,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找到平衡,將成為未來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課題。

推荐阅读  盧秀燕宣布不參選國民黨主席,黃國昌表達支持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