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蛋白革命:頭髮再生牙齒琺瑯質的突破性研究

國際中心/陳佳鈴報導
琺瑯質是人體最堅硬的組織,但一旦受損便無法自然再生。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從人類頭髮、羊毛與皮膚中萃取的角蛋白,經過特殊處理後能生成與牙齒琺瑯質相似的物質。這項技術不僅可修復早期蛀牙,還能減緩牙齒敏感。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先進醫療材料》(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並預估三到五年內有望應用於牙膏或專業凝膠產品中。
琺瑯質的不可再生性與日常磨損
琺瑯質是人體最堅硬的組織,但與頭髮、骨骼不同,受損後無法再生。酸性飲食、不良口腔衛生與老化,皆會造成琺瑯質磨損,進而引發牙齒敏感與疼痛。目前,含氟牙膏雖能延緩琺瑯質流失,但難以達到真正修復,且氟化物的使用安全性長期受到關注。因此,尋找替代方案成為牙科研究的重點。
「角蛋白仿生層」:重建牙齒防護網
研究團隊利用廢棄頭髮與羊毛提取水基角蛋白,經化學反應後能在牙齒表面形成「仿生琺瑯質」。該物質與天然琺瑯質結構高度相似,可吸附唾液中的鈣、磷離子,逐步礦化生成磷灰石晶體,進而封閉牙本質神經通道,達到止痛與防護效果。
實驗顯示,經處理的牙齒在7至10天內可生成礦物層,30天後更形成緻密結構。
角蛋白的優勢:修復與美白雙效合一
研究人員將角蛋白與傳統樹脂分別用於治療受損牙齒,結果顯示角蛋白在密度、顏色及孔隙改善方面表現更佳。不僅能強化琺瑯質結構,還具美白效果。團隊認為,這項技術未來可望用於治療牙本質過敏、牙齒磨耗,甚至骨缺損等問題。
循環再利用:廢棄物變臨床資源
研究團隊強調,此技術將原本被丟棄的人類頭髮與羊毛轉化為高價值醫材,減少環境負擔的同時也提升牙科治療的永續性。研究第一作者薩拉·加梅亞(Sara Gamea)表示:「角蛋白提供了一種革命性替代方案,不需依賴傳統樹脂,且來源可持續。」
資深顧問謝里夫·艾爾沙卡維(Sherif Elsharkawy)博士指出,這項突破代表生物科技邁入新時代,「未來或許只需一次理髮,就能為人們帶來更健康、更燦爛的笑容。」
這項研究的突破性發展,不僅在牙科領域引起廣泛關注,也為未來的醫療材料創新提供了新的方向。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角蛋白或將成為牙科治療的主流選擇,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