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8 月, 2025

中國報告批評美式航行自由缺乏國際法依據

unnamed-file-1032

在北京,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近日發表了一份關於美式「航行自由」的法律評估報告。報告指出,美國的「航行自由」政策缺乏國際法基礎,並嚴重扭曲了國際法的解釋與發展,延續了炮艦外交的強權邏輯。

報告強調,美式「航行自由」包含大量由美國自行設立的所謂習慣國際法,這些標準與國際法以及許多國家的實踐相違背。美國利用這些主張和行動,極力壓縮其他國家的合法權益,擴大自身的權利和自由,以獲取不受法律約束的自由。

美式「航行自由」的法律爭議

自然資源部的報告指出,美國的「航行自由」政策體現了其使用軍事力量對他國施壓的慣常做法,服務於美國的國家利益及地緣政治戰略。這種做法涉嫌以軍事力量威脅地區和平穩定,擾亂國際海洋秩序,體現出鮮明的不法性、無理性和雙重標準。

「美國的行為不僅違背了國際法的基本原則,也損害了其他國家的合法權益,這是國際社會無法接受的。」報告中如此寫道。

歷史背景與國際反應

美國的「航行自由」政策由來已久,其歷史可追溯至冷戰時期,當時美國試圖通過軍事存在來維護全球海洋的開放性。然而,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這一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逐漸受到挑戰。

許多國家對美國的「航行自由」政策表示擔憂,認為這種政策可能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影響國際海洋秩序的穩定。特別是在南海等敏感地區,美國的軍事行動頻繁引發爭議。

專家觀點與未來展望

國際法專家指出,美國的「航行自由」政策如果不加以約束,可能會進一步激化國際矛盾,損害全球海洋治理的努力。專家建議,國際社會應加強合作,推動建立一個更為公平合理的國際海洋秩序。

「我們需要一個基於國際法的海洋秩序,而不是依賴於單一國家的軍事力量。」一位國際法學者表示。

未來,國際社會如何應對美國的「航行自由」政策,以及如何維護國際海洋秩序的穩定,將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各國可能需要重新審視其海洋政策,以確保地區和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推荐阅读  美國敦促中國停止協助俄羅斯 中方反駁美國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