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8 月, 2025

北京电影暑期档研讨会:探索中国电影未来发展之路

unnamed-file-920

中新网 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贾天勇) 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电影家协会承办的“2025年电影暑期档研讨会”于22日在北京召开。多位电影行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暑期档整体市场表现、热映电影创制、影院运营与影片发行策略等方面深入剖析电影暑期档现象。

暑期档市场表现与创新突破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动画研究院副院长曹小卉以暑期档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为例,分析了“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创新突破之路。曹小卉指出,这部电影既继承了传统美术片的表达形式与艺术感染力,又融入了现代电影丰富的镜头语言。尽管采用传统神话的叙事框架,但影片贴近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和情感,表达了当代价值理念。

“动画片的教育功能一直都存在,但只有另辟蹊径讲好故事才能引发共鸣和共情。”——曹小卉

市场趋势与观众期待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方铭梳理了今年暑期档的重点市场现象。他指出,“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的阵容模式遇冷,电影表达与观众期待出现错位。此外,不同类型影片票房表现的地域差异化显著,非宏大叙事的主流历史大片正在崛起,动画电影成为暑期档黑马,国产二维动画迎来高光时刻。

“暑期档进口影片数量占全年进口片数量比例为37.3%的情况下,产出了65.3%的票房成绩。”——王佳,中国电影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进口电影发行分公司经理

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赵卫防认为,从暑期档的供给侧来看,中国电影的产能依然强劲。从截止目前超2.6亿观影人次的数据来看,观众到影院观影的基本面依然存在。他强调,只有深耕叙事、共情当下,才能得到观众认可。

中国电影博物馆党组成员、副馆长刘军提出,电影产业需突破票房局限,向文体商旅融合、城市更新等领域拓展,借鉴国际经验保持产业平稳发展。

总结与未来展望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昕在总结讲话中表示,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从最强春节档到火热暑期档,中国电影正在从“开门红”努力走向“节节高”。电影暑期档的优秀表现再次印证了《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报告》中总结的五个新特点:审美新需求、叙事新视角、市场鲜活力、技术新动能、国家新名篇。

董昕指出,本次研讨会正值电影“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重要节点,旨在凝聚前沿智慧,总结优秀经验做法,进一步助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Xbox版《绝地潜兵2》即将发布:银河系的最后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