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丙成請辭教育部政次 涉性平洩密案後續

記者柯美儀/台北報導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因涉嫌洩漏性平個資案被送交性平會調查,今(22)日調查結果出爐,認定其行為未違反《性平法》。然而,葉丙成於調查結果公布後,已向教育部長鄭英耀請辭政次一職。
葉丙成今年4月21日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關心一起大學性平案件,然而文中截圖涉及洩漏事件學生的個人資訊。此舉引發民進黨籍7名女立委聯合發表聲明譴責,葉丙成自5月26日起請假接受調查。
調查結果與法律分析
教育部已將調查結果寄送給雙方當事人,並於今日公布。性平會認定葉丙成不適用《性平法》第23條第2項的保密義務規定,且未違反《性平法》第24條所定「運用不對等之權力與地位,對被害人有足以影響其受教權」的情事。
然而,性平會建議教育部依相關法規進一步調查葉丙成是否違反個資保護及政務官的職務規範。這一建議意味著即便性平法未被違反,其他法律責任仍需審視。
葉丙成的回應與後續發展
葉丙成稍早透過教育部新聞組表示:「這次事件對於社會與工作的影響,我十分歉疚,並引以為鑒。往後會更加謹慎。」隨後有媒體報導,葉丙成下午已向教育部長鄭英耀請辭政次,教育部表示正在處理中。
葉丙成的請辭引發外界關注,尤其是在性平議題日益受到重視的背景下。專家指出,此事件凸顯了在數位時代如何妥善處理個人資訊的重要性。
背景與影響
性平議題在台灣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在教育機構中。過去幾年來,性平法的實施及其對教育界的影響成為討論的熱點。此次事件再次提醒人們,法律與道德責任同樣重要。
據了解,教育部將在未來幾周內進一步檢討相關政策,以確保類似事件不再發生。這一舉措可能包括對政務官的培訓加強,以及對個資保護的更嚴格監管。
隨著事件的發展,教育部的應對措施將成為觀察的焦點。未來幾天內,可能會有更多的政策調整和人事變動。
葉丙成的請辭是否會引發更廣泛的政府官員問責風潮,仍需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