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選擇指南:避免6大常見陷阱

健康中心/楊惟甯報導 許多民眾習慣透過保健食品來補充營養、預防疾病。然而,知名健康專家譚敦慈分享了她的親身經歷,警示大家選擇保健食品的潛在風險。譚敦慈表示,她在30多年前曾罹患急性肝炎,肝指數一度飆破萬,並出現嚴重黃疸,雖然最後康復,但從此不再接觸任何保健食品。
譚敦慈強調,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提醒,當肝臟處於發炎狀態時,一些保健成分不僅無益,甚至可能加重肝臟負擔,造成二次傷害。她在節目《醫點不誇張》中分享了選擇保健食品的六大原則,強調「吃對了是保健,吃錯了變傷身」。
選擇保健食品的六大原則
- 確認自身需求:不是人人都缺乏營養,建議先諮詢醫師評估身體狀況。
- 選擇有「小綠人」標章:衛福部核發的小綠人標章代表產品經過查驗,較具安全與功效保障。
- 詳閱成分與警語:產品成分、適用族群、可能副作用等,都應詳細閱讀。
- 來源要清楚:親友推薦未必適合自己,勿亂吃來路不明的保健品。
- 服用前告知醫師:避免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尤其術前更需停用某些保健品。
- 注意副作用並定期檢查:即便是保健品,也可能對肝腎造成負擔,應定期追蹤身體指數。
肝炎患者應避免的成分
譚敦慈特別提醒,當肝臟處於發炎狀態時,以下七種常見成分更應完全避免:薑黃素、綠茶兒茶素萃取物、藤黃果、黑升麻、紅麴、南非醉茄與印度人參。這些成分可能對肝臟造成進一步損害。
「與其依賴保健食品,不如透過天然飲食來護肝。」——譚敦慈
天然飲食的護肝之道
譚敦慈主張,通過天然飲食來保護肝臟更為有效。她提到,大蒜被譽為保肝的「黃金食材」,其中的蒜素與硫化物能抗氧化、增強免疫力,並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多攝取綠色蔬菜,尤其是綠花椰菜,也能有效支持肝臟排毒與修復功能。
這一觀點與許多營養學家的建議相符,他們強調,均衡飲食是維持健康的基石。未來,譚敦慈計劃繼續推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並呼籲大眾在選擇保健食品時更加謹慎。
總之,保健食品並非萬能,選擇時需謹慎考量自身需求與健康狀況,並諮詢專業意見,以確保身體健康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