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8 月, 2025

歐洲蚊媒疾病激增 氣候變化成推手

unnamed-file-789

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近日發表報告指出,歐洲今年錄得的蚊媒疾病數量創下新高,氣候變化正在推動這一新常態的形成。

根據報告,能夠傳播基孔肯雅病毒的白紋伊蚊目前已在16個歐洲國家和369個地區蔓延,而十年前這一數字僅為114個地區。今年,歐洲已報告27宗基孔肯雅病病例。

西尼羅河病毒感染激增

截至本月13日,歐洲已有8個國家通報335宗本地感染西尼羅河病毒的病例,其中19人死亡。意大利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感染人數達到274人。

歐洲疾控中心指出,蚊媒疾病的傳播季節變得更長且更嚴重,這種轉變主要由氣候和環境因素驅動,包括氣溫上升、夏季延長、冬季變暖以及降雨模式的變化。

氣候變化的影響

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歐洲的生態系統,為蚊蟲繁殖和病毒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專家指出,“氣溫上升和降雨模式的變化使得蚊蟲的繁殖季節更長,這直接影響到蚊媒疾病的傳播速度和範圍。”

這一趨勢引發了公共衛生專家的關注。氣候變化不僅影響到蚊蟲的生態環境,還可能改變病毒的傳播模式,增加人類感染的風險。

歷史背景與未來展望

回顧歷史,蚊媒疾病在歐洲並非新現象,但近年來的激增令人擔憂。過去十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歐洲的蚊媒疾病病例數量逐年上升。

專家建議,歐洲各國應加強監測和預防措施,以應對這一趨勢。“我們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到蚊蟲監測和控制中,以減少疾病的傳播風險。”一位公共衛生專家表示。

未來,隨著氣候變化的持續,歐洲可能面臨更頻繁和更嚴重的蚊媒疾病爆發。各國政府和公共衛生機構需加強合作,共同應對這一挑戰。

總之,氣候變化對蚊媒疾病的影響不容忽視。歐洲需要採取綜合措施來減少這一公共衛生威脅,確保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推荐阅读  中國企業利用空殼公司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零件以規避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