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推新制:自由座將限指定車次乘坐

台灣高鐵在連假及尖峰時段屢屢出現旅客塞爆自由座車廂的情況,甚至影響對號座旅客上車。為改善乘車品質,高鐵董事長史哲於昨日(20日)表示,最快明年起將在「超尖峰時段」推動「指定車次自由座」新措施。屆時,旅客購買自由座車票僅能搭乘特定車次,不再享有「隨到隨上」的彈性。
史哲指出,假期前夕與收假時段旅客數量往往暴增,高鐵單日運量可突破30萬人次,遠高於平日平均的20萬人次。他表示,自由座原本設計在離峰時段能提供便利,但當需求遠超過運能時,卻衍生出走道擁擠、對號座旅客受影響等亂象,甚至有人買了對號座卻無法上車,嚴重影響整體乘車體驗。
新措施詳情與背景
根據規劃,未來在超尖峰時段,旅客若購買自由座,必須事先指定車次,例如購買137次列車的自由座,就只能搭乘該班車的自由座車廂。不僅如此,每班車自由座票數會設定上限,並依需求彈性增減自由座車廂數,確保人潮不會外溢到對號座車廂。
高鐵統計顯示,年運量持續攀升,去年達7,825萬人次,今年上半年已突破3,984萬人次,全年預估將突破8,000萬人次。史哲坦言,現有列車即使5分鐘一班,仍難完全消化連假人潮。
「新一代列車最快2027年才能逐步投入,預計2028年底全數到位,屆時每小時可望增加至8到9班車,運能才會真正提升。」
專家意見與未來展望
史哲強調,高鐵品牌以安全與準點率著稱,但如果自由座不加以管控,反而會犧牲品質。他指出,過去出於同理心,曾開放部分對號座走道給自由座旅客站立,雖然僅占少數班次,但造成的觀感與秩序問題卻相當明顯。
因此,除了現行離峰早鳥優惠、票價折扣分流之外,高鐵明年預計將以「指定車次自由座」作為過渡措施,避免超尖峰時段重演「自由座大軍擠爆車廂」的景象。
歷史背景與國際比較
這一措施的推行,讓人不禁聯想到其他國家的高鐵管理策略。日本新幹線在尖峰時段也採取類似的預約制度,以確保乘客的乘車體驗不受影響。歐洲多國如法國和德國的高鐵系統,同樣在高峰期實行預訂座位的措施,以維護秩序和舒適度。
台灣高鐵的這一舉措,無疑是為了在運能尚未提升之前,維持乘車品質的必要之舉。隨著新一代列車的引入,未來高鐵的運能將大幅提升,屆時或許能提供更靈活的乘車選擇。
這項新措施的實施,將如何影響乘客的出行習慣,仍需時間觀察。然而,對於高鐵而言,這是一個在運能提升之前,必須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