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拒絕無俄方參與的集體安全討論,強調烏克蘭中立立場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近日強調,莫斯科堅決不同意在沒有俄方參與的情況下討論集體安全保障,儘管俄方同意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拉夫羅夫指出,這一保障應基於2022年在伊斯坦布爾談判達成的協議草案,其中包括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等軍事聯盟,並確認其中立和無核地位。
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通話中,曾提議提高俄烏直接談判代表團的級別。俄方準備好以各種形式就烏克蘭問題進行談判,但強調高層會談需要周密準備,以免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然而,烏克蘭方面尚未對莫斯科提出的成立三個談判工作組的建議作出回應。
背景與協議草案
2022年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談判中,俄羅斯和烏克蘭曾就安全保障問題達成初步協議草案。該草案要求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等軍事聯盟,並承諾保持中立和無核地位。這一協議被視為緩解地區緊張局勢的重要一步,然而,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該協議的實施面臨挑戰。
國際反應與歐洲立場
拉夫羅夫指出,俄方注意到歐洲試圖改變美國的立場。然而,在美烏歐領導人最近的白宮會晤中,並未聽到來自歐洲領導人的建設性言論。這一情況顯示出歐洲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仍不明確,可能影響未來的談判進程。
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也表明,俄方不接受以維和部隊名義的北約部隊駐紮在烏克蘭,這一立場進一步加劇了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緊張關係。
未來展望與可能影響
隨著俄烏局勢的複雜化,各方對話的進展將成為未來國際關注的焦點。專家認為,如果烏克蘭能夠接受中立和無核地位,將有助於緩解地區緊張局勢。然而,這一過程需要各方的耐心和妥協。
未來幾周,國際社會將密切關注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談判進展,以及歐洲和美國在該問題上的政策變化。這些動向將對地區安全和全球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