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8 月, 2025

美國制裁國際刑事法院法官與檢察官引發國際關注

unnamed-file-742

美國國務院近日宣布對國際刑事法院(ICC)的兩名法官和兩名副檢察長實施制裁,理由是他們在未經美國和以色列同意的情況下,參與了對兩國公民的調查、逮捕、拘留或起訴行動。這一決定迅速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被制裁的四人分別來自加拿大、法國、斐濟和塞內加爾。據悉,兩名法官被指控授權國際刑事法院對美國在阿富汗的人員展開調查,並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前國防部長加蘭特發出逮捕令。兩名副檢察長則被認為繼續支持國際刑事法院針對以色列的行動,包括支持對內塔尼亞胡和加蘭特的逮捕令。

國際刑事法院的回應

針對美國的制裁,國際刑事法院強烈譴責,認為這是對法院獨立性的公然打擊。法院發表聲明表示,將堅定支持其工作人員及遭受暴行的受害者,無懼任何限制、壓力和威脅,繼續履行其職責。

國際刑事法院的發言人強調,

「這些制裁措施不僅是對我們機構的攻擊,也是對國際法治的挑戰。」

他們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抵制這一行為,維護司法獨立。

背景與影響

國際刑事法院成立於2002年,旨在對最嚴重的國際罪行進行起訴,包括種族滅絕、戰爭罪和反人類罪。美國雖然在最初參與了《羅馬規約》的談判,但最終並未加入該條約,因此一直對國際刑事法院持懷疑態度。

美國政府的這一制裁舉措並非首次。2020年,美國曾對國際刑事法院的首席檢察官法圖·本蘇達和其他高級官員實施簽證限制和經濟制裁,當時的理由是他們調查美國在阿富汗的行為。

國際社會的反應

美國的制裁決定引起了多個國家的批評。歐盟發表聲明,對美國的行動表示遺憾,強調國際刑事法院在維護國際法治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加拿大和法國也對此表示關切,呼籲美國重新考慮其立場。

專家們認為,這一事件可能加劇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法律和外交緊張關係。國際法學者指出,

「這些制裁可能會削弱國際刑事法院的威信,並影響其在全球範圍內打擊不法行為的能力。」

未來的發展

隨著國際社會對美國制裁行動的反應不斷發酵,未來的外交談判和法律挑戰可能接踵而至。國際刑事法院表示將繼續尋求國際支持,以保障其運作的獨立性和有效性。

美國方面尚未透露未來是否會進一步擴大制裁範圍,但分析人士指出,這一事件可能成為國際刑事法院與美國之間長期爭端的又一個高潮。

推荐阅读  中阿高层会晤:王毅称霸权主义者侵占阿富汗图谋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