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8 月, 2025

习近平强调推进民族团结,共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unnamed-file-553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全面规划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蓝图,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23年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大部署。统战、民族工作领域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党的民族理论创新发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中国民族问题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将其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方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等设立了28家研究基地,带动全国成立200多家基地,形成研究矩阵。通过历史文化教育、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等措施,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文艺会演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年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表彰720个模范集体和个人。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速

通过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民族地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新能源产业等特色产业。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20个贫困县摘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5个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6012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3766亿元,年均增长5.6%。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深入

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趋势明显,城市和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出台政策鼓励东西部双向流动,支持少数民族融入城市。

“村BA”、“村超”等活动成为促进民族交往的有效载体,累计命名近千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提升

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不断健全。有关法律修订中写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省区市制定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习近平总书记的民族工作思想正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贯彻落实,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人心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推荐阅读  习近平强调中澳关系需坚持互利合作与求同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