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湄流域青年聚首青海杂多 探讨传统生态智慧

青海杂多8月15日电 (记者 李江宁) —— 8月14日,“水与文明”青年对话活动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举行。来自澜湄流域的青年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传统生态智慧的当代传承展开深入探讨。
此次对话是“饮水思源 守护澜湄”澜沧江流域生态保护联创联动暨青年交流活动的核心环节,旨在通过交流与合作,推动传统生态智慧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活动背景与意义
活动由共青团杂多县委书记江羊东周主持。杂多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贺海玲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对话的开展,正是基于澜湄流域对生态保护的共同诉求,以及对澜湄流域文明传承的共同愿望。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汇聚流域青年的智慧与力量,让传统生态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推动流域生态保护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澜湄流域是指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涵盖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该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同时也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挑战。
传统智慧的现代应用
在对话中,共青团囊谦县委书记龚瑞分享了当地的生态保护经验:“在囊谦,每个村庄都有自发形成的‘护水公约’,禁止在河道乱扔杂物、禁止过度开采砂石、定期清理水渠淤泥……这些约定不靠强制,而是靠长辈的言传身教和社区的共同监督。”
杂多县昂赛乡副乡长贤奔也介绍了昂赛乡的保护模式:“政府主导、牧民参与”的模式不仅促进了生态保护,还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
“未来还会继续将传统生态智慧融入管护,为澜湄流域生态保护贡献基层力量。”——贤奔
青年力量与未来展望
青创联盟代表尕松成来在对话中向在场青年发出加入“生态守护行动”的邀请。他表示,青创联盟将为青年提供资源对接、技术支持、经验交流的平台,让每一份热情都能落地生根,让每一个创意都能服务于生态保护。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澜湄流域青年携手共进的起点。通过对话与合作,青年们将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传统生态智慧的现代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澜湄流域的青年们正在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保护环境不仅是责任,更是每一个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