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關稅影響有限,產能持續供不應求

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對所有進口晶片徵收約100%關稅,這一消息引發了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廣泛關注。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表示,儘管尚未與客戶評估最新影響,但根據以往經驗,預計對客戶成本的增加將少於10%。
趙海軍指出,當中美雙方數月前互相威脅大幅加徵關稅時,公司曾進行過相關評估。隨著兩國在關稅實施上有更大的協商餘地,影響可能進一步減小。他強調,關稅政策硬着陸的憂慮目前仍未出現,客戶也未因擔憂未來需求而提前大量備貨。
中芯國際的應對策略
趙海軍表示,儘管客戶面臨產業鏈及地緣政治的考量,並且產品迭代速度加快,導致緊急增加庫存訂單的需求有所放緩,但中芯國際的產能至少到十月仍供不應求。他認為這反映了客戶對市場的信心依然強勁,公司的市場份額吸納能力具有可持續性。
關稅影響與市場需求
根據趙海軍的分析,第四季度通常是行業的傳統淡季,不少手機公司也已修正年初的銷售預測。若銷售預期下調,加上晶片備貨已足,可能會影響部分訂單需求。然而,他相信內地客戶的需求仍然強勁,對中芯的影響有限。
「未來,我們將繼續配合國際客戶的『China for China』需求,建立相應的產能。」——趙海軍
未來展望與行業趨勢
展望未來,趙海軍強調,中芯國際將持續關注國際市場動向,並靈活調整策略以應對不確定性。他指出,儘管目前的關稅政策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但市場需求的基本面仍然穩固。中芯國際將繼續致力於提升技術水平和擴大產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這一發展趨勢表明,儘管面臨貿易政策的挑戰,半導體行業的全球化進程並未放緩。業界專家認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企業需要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尋找新的增長點。
中芯國際的表現和應對策略將成為行業觀察的重要指標,未來的市場動態也將進一步揭示中美貿易政策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