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擬投資1000億美元回美生產,川普政策奏效?

蘋果公司(Apple)據傳將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擴展其在美國本土的業務。一名白宮官員私下透露,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親自對外宣告這一消息。根據彭博社等外媒的報導,這筆新投資將包括一項「美國製造計畫」(American Manufacturing Program),旨在將蘋果更多的供應鏈遷回美國。
這項重大投資,將成為這家科技巨頭繼今年稍早承諾的5000億美元針對美國本土的投資之後,又一次天價投入。白宮發言人泰勒·羅傑斯(Taylor Rogers)表示,「川普總統的『美國優先』經濟議程已成功爭取數兆美元的投資,這些投資支持美國就業,並將強化美國企業的實力。蘋果這項宣告,對我們的製造業又是一項勝利,並將有助於將關鍵零組件生產線遷回美國,藉此保障美國的經濟與國家安全。」
背景與動機
CNN引述一名白宮官員的說法,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過去數月以來曾與川普私下會面,討論關稅對蘋果公司的影響。這似乎是因為川普對印度課徵高額關稅,讓將iPhone生產線大量遷往印度的蘋果,面臨棘手難題。
事實上,川普政府一直在施壓蘋果與其他科技巨頭,將產品生產線移回美國,而不繼續依賴分布在中國、印度與越南的組裝廠與供應鏈。這一政策被視為川普「美國優先」戰略的核心部分,旨在振興美國製造業,減少對外國供應鏈的依賴。
專家觀點與挑戰
然而,產業專家對此提出諸多吐槽,強調如今的美國缺乏熟練技術人力,外加人工成本較高。蘋果的多家關鍵供應商皆位於亞洲,如要在美國本土組裝產品,將須將零件從世界各地運送至美國,必然會導致商品售價翻倍。
「美國的製造業基礎設施已經多年未得到充分發展,這使得在美國生產電子產品的成本遠高於亞洲。」——產業分析師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
此外,專家們還指出,這樣的轉變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現,並且需要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來克服各種挑戰。
未來展望
蘋果的這一舉措是否會成為其他科技公司效仿的榜樣,仍有待觀察。這一投資計畫的成功與否,不僅關乎蘋果自身的發展,也將對美國的經濟政策產生深遠影響。
未來幾個月,川普政府可能會繼續推動更多的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並可能出台更多的激勵措施來支持這一進程。無論如何,這一發展將為美國製造業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