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8 月, 2025

台灣核能政策面臨挑戰:美國學界質疑「非核家園」可行性

featured-lonnews-com

台灣政壇近期因「大罷免」事件而動盪不安,第一波投票結果出爐後,所有待罷免的立委和市長均未被成功罷免,導致罷免方氣勢受挫。8月23日的第二波7名立委罷免投票也不被看好。然而,與此同時,一個長期未受足夠關注的議題開始浮現:重啟核三公投。隨著華府智庫和專家的積極表態,民進黨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正面臨高度質疑。

台灣的能源安全挑戰日益嚴峻,特別是在地緣政治緊張和全球能源轉型的雙重壓力下。美國學界的聲音尤其引人注目,他們認為台灣在不使用核能的情況下,難以維持穩定的能源供應。

「非核家園」政策的挑戰

「非核家園」政策是民進黨政府的一項重要能源政策,旨在逐步淘汰核能,轉而依賴再生能源和化石燃料。然而,這一政策的可行性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專家指出,台灣的地理位置和資源限制使得完全依賴再生能源充滿挑戰。

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數據,目前台灣的再生能源僅占總發電量的5%左右,而核能則提供了約15%的電力。這意味著,如果要實現「非核家園」,台灣需要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再生能源的比重。

「台灣的能源政策需要現實考量,單靠再生能源無法滿足未來的需求。」——華府智庫專家

國際專家意見

美國的能源專家普遍認為,台灣應該重新考慮其能源政策。在全球能源轉型的背景下,許多國家選擇將核能作為過渡能源,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一觀點在台灣也逐漸獲得支持。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報告指出,核能不僅能提供穩定的電力,還能降低碳排放,這對於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都是有利的。報告強調,台灣應該在能源政策上保持靈活性,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局勢。

「核能是台灣能源安全的關鍵組成部分,應該被重新納入考量。」——布魯金斯學會報告

未來的可能性

隨著重啟核三公投的推進,台灣的能源政策可能迎來新的轉折點。支持者認為,重新啟用核能能夠有效緩解能源壓力,並為台灣的經濟發展提供穩定基礎。

然而,反對者則擔心核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尤其是在地震多發的台灣。這場辯論不僅關乎能源政策,更涉及到台灣的未來發展方向。

未來幾個月,隨著公投的臨近,這一議題將持續引發激烈討論,台灣政府和民眾將面臨艱難的選擇。無論結果如何,這場辯論都將對台灣的能源政策產生深遠影響。

推荐阅读  傅崐萁遭民眾甩開手臂引熱議 吳思瑤批評「政治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