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无人配送车商业化进程加速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智能驾驶相关展位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无人配送车作为智能网联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包括九识智能和新石器在内的多家无人车企业均展示了其最新产品,并表示其运行车辆数量较去年有了巨大增幅,商业化进程明显加速。
无人配送车成焦点 多家企业展示最新成果
在本次大会上,九识智能、西井科技、新石器等多家企业展示了其最新的辅助驾驶物流车产品。九识智能在WAIC北广场展出的Z5-2026款无人物流车成为展会的亮点之一。据介绍,该款车型较此前版本拥有更大货箱容积和更长的续航能力,能够根据不同配送场景进行配置选择。
九识智能方面表示,自2023年推出全球首款自主研发的L4级量产城配车Z5以来,公司每年都在更新产品,并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销售量同比增长超400%的佳绩。
西井科技在本届WAIC上展示了三大科技成果,包括Q-Tractor P40 Plus升级版新能源辅助驾驶牵引车、Hymala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大模型矩阵,以及Q-Truck全时辅助驾驶重卡的最新商业化进展。该公司特别展示了其新能源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旗舰产品Qomolo,已在多个国际和国内港口及大型工厂应用。
整车成本降低 商业化推广加速
九识智能的研发人员表示,公司整车成本相比去年有明显降低,得益于上游供应商原料成本的下降以及自研底盘的成本控制。据透露,今年整车成本可能实现30%到40%的降幅。
新石器方面也表示,其无人车上半年订单饱满,投入运营车辆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00%,累计运营里程超过4000万公里。该公司是顺丰、京东、中国邮政等在无人车领域的主要供应商。
“去年下半年,公司专注于提升产能,目前交付数量和车辆运营数量均实现了翻倍增长。”——九识智能代表
行业前景与挑战
尽管无人配送车的商业化进程加速,但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九识智能指出,实现大规模商用的难点在于政策尚未完善,以及大众对无人车的认知和接纳程度有待提高。
山东省政府在今年5月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计划到2027年在全省部署1.5万辆以上低速无人配送车。九识智能对此表示乐观,认为这种政策的推行将对产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当前,行业竞争格局初显,新石器以成本控制和路权优势领先,九识智能凭借低价车型和融资优势拓展市场。激光雷达、电池等硬件价格大幅下降,整车成本从早期的百万元降至万元级,但研发与运营成本仍是挑战。企业通过技术迭代和规模效应持续降本,推动行业向规模化盈利迈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完善,无人配送车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企业需要继续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发力,以实现更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