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成都世运会:揭示背后不为人知的独特魅力

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即将拉开帷幕,你知道这项赛事有多么与众不同吗?除了比赛项目本身,世界运动会还隐藏着许多细节中的“独特性”。从规则到历史,从理念到影响,了解这些冷知识后,你将成为朋友圈中最懂世运会的人。
世运会的起源与奥运会的关系
世界运动会与奥运会的关系,就像“同门兄弟”,但各有特色。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体育项目被批准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机会有限,一些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萌生了举办世界运动会的想法,希望为运动员提供更广阔的平台。1980年,世界运动会理事会成立,后更名为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推动了这一构想的实现。
1981年,首届世运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世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与奥运会错开一年,以非奥运会项目为主,与奥运会相辅相成。
多元化项目设置与奥运会的互补
如果说奥运会是“顶流明星”,那么世运会便是值得深挖的“宝藏赛事”。世运会鼓励多元化,优先考虑新兴运动、特色项目,以及部分未能进入奥运的传统强项。这些小众运动项目恰好呼应了世运会的核心理念:对非奥项目的补充,促进全球体育文化的发展。
本次成都世运会将以非奥运会项目为主,同时包括攀岩、壁球、腰旗橄榄球等将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亮相的项目。近年来,不少奥运会新兴项目曾在世运会亮相,例如霹雳舞、攀岩等。
“世界运动会就像是‘商店的橱窗’,也是一些项目进入奥运前的‘实验室’。”——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
分享的奖牌设计与环保理念
世运会的奖牌设计独具匠心,2025年成都世运会奖牌“竹光”采用“开口”样式,内含一枚可双面佩戴的金属徽章,获奖运动员可以将徽章从奖牌中取出,赠予重要的人。这一设计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成为情感传递的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竹光”的徽章由报废汽车回收金属再造而成,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正是因为世运会对奖牌的材质、规格没有统一规定,每届设计都能“玩出花”。
全民参与与自我裁判机制
世运会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对参与者的包容上。除职业运动员外,部分项目允许非职业选手或“跨界爱好者”参与,体现了“全民体育”理念。例如,本次世运会射箭项目的中国参赛选手中,有6名来自群众体育赛事。
此外,世运会部分项目的裁判机制强调“运动员自治”。以团队飞盘项目为例,这是一项自我裁判且无身体接触的运动,“飞盘精神”指导运动员如何自我裁判以及规范自身行为。
从让小众项目发光到尽显“全民运动”魅力,从环保奖牌到自我裁判精神,世运会用这些“不一样”诠释着体育的多元价值,告诉我们体育不止成绩,更有热爱、平等和文化的温度。成都世运会开幕后,这些冷知识你都能用上啦,你最期待哪个项目呢?